文化遺產介紹

【市級指定:天然紀念物及史跡】佐事川嶺凝灰岩層及佐事川陣地壕

 分佈於佐事川嶺的地層,相當於沖繩縣南部基岩的島尻層群。在指定地點可以確認島尻層群內的兩塊凝灰岩層。進一步通過凝灰岩層很容易推斷出,地層形成時的古老環境,例如朝向頂部的凝灰砂岩、泥岩以及顯示沉積變化。 凝灰岩層的存在證明了海底火山活動與宮古島的形成有關。另外,在指定地點內,還確認了島尻層群與琉球石灰[…] 繼續閱讀 ⇒

【名所】Pikyazu

Pikyazu是一個岩溶漏斗,外形和位於下地島的國家指定名勝・天然紀念物「下地島通池」相似,但規模較小,在岩礁上裂開了一個正圓形的洞穴,通過拱形的橫洞與大海相連。傳說,有一個消失在市內的「降井」內的木桶在這裡被發現,於是「(地下水脈)相通=Pikyazu」就成為其名字的由來。此外,島上還流傳著這樣的[…] 繼續閱讀 ⇒

【遺跡】美野島遺跡

美野島遺跡形成於一個面向與那霸灣,海拔為5~15公尺的小丘陵上。伴隨著周圍的耕地整備,自2012年~2013年度,對大約36,000平方公尺的範圍進行了挖掘調查。調查結果發現了11、12世紀,由4根柱和6根柱形成的掘立柱建築物遺跡,以及埋葬的一具人骨。另外,還確認了複數的埋葬於13至15世紀期間的人[…] 繼續閱讀 ⇒

【市級指定:史跡】阿拉夫遺跡

阿拉夫遺跡(2800年前~1900年前)形成於宮古島東部的新城海岸的海岸沙丘地之上,是無土器時代即先島先史時代後期(繩文時代晚期~彌生時代)的遺跡。 該遺跡位於朝北約800公尺長的沙丘上,前方海域珊瑚礁旺盛,後方陸地隔著低地帶是一面海拔為80公尺以上的陡峭山坡。山坡中部有一處由泥岩層和琉球石灰岩層構[…] 繼續閱讀 ⇒

【市級指定:史跡】大立大殿巨石墓

「大立大殿巨石墓」據說,是15世紀後期擔任宮古島首長的大立大殿之墳墓。四方由切割成長方形的石灰岩圍起,上方蓋有巨石,是宮古島特有的墳墓形態。 墓內供奉的大立大殿是1390年宮古島首次向中山朝貢的與那霸頭豐見親的孫子,作為15~16世紀養育統治宮古島的仲宗根豐見親的人物而聞名。該墓原來建於海岸懸崖的旁[…] 繼續閱讀 ⇒

【市級指定:有形民俗】帕恰的階梯

1970年以前,來間島上還沒有像樣的港口和車行道,送到島上的生活物資和人之間的交流,都要經過這條階梯。抵達島上的小船停靠在石階附近的海灘上,然後走上石階將物資運到村落。相反地,從島內向外界移動的人與物資也是走下這條石階,經過海灘運到外界。因為這條石階位於村落的東端,所以,島民一直稱之為 「帕恰(末端[…] 繼續閱讀 ⇒

【市級指定:史跡】舊西中共同製糖工場遺跡

舊西中共同製糖工場遺跡有一座於2013年被選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遺產的「舊西中共同製糖場煙囪」,不但象徵著宮古島的基礎產業「製糖業」,而且,作為沖繩縣內稀少的昭和前期製糖工場的遺跡得到高度評價。煙囪原來有兩座,如今只剩下其中一座,和鄰接的鍋爐冷卻用貯水槽。土地的邊界線上,還保留著當時為了整備田地而將周[…] 繼續閱讀 ⇒

【市級指定:有形文化財產(建築物)】Myaatsu墓

這座古墓繼承了宮古特有的巨石墓的形態,外圍部分使用規模為長7.6 公尺、寬10.6公尺、高2.2公尺的大型石塊堆積而成,正面設置石造拱門,石積技術十分精巧。內側有兩座石室,各由長2.8 公尺、寬3.4公尺、高40~50公尺左右的巨型石塊蓋成。 據說,在川滿大殿時代(16世紀前半期),加那濱建有構築下[…] 繼續閱讀 ⇒

【戰爭遺跡】Takigusubaru的地下防空壕群

這些壕溝分布在野原岳的東側一帶,其中⑤號壕溝規模最大,總長達80公尺,全部都是由石灰岩挖掘建成。據說這裡曾經有個司令部壕。從壕溝的規模和柱子等結構判斷,這個壕溝可能是第28師團的司令部壕。內部面積寬廣,可以容納數百人。 ≫瀏覽Google地圖

【戰爭遺跡】盛加越的海軍通信隊防空壕

盛加越公園內有三個鋼筋混凝土做成的通氣口,這些通氣口連著地下三個面積分別為榻榻米四張半到六張大小的房間,組成一個地下防空壕。公園整修時出入口被封死,無法看到內部的模樣。這個地下設施曾經被「日本海軍通信隊」用來接收摩斯信號和觀測飛機起飛與著陸時的氣象狀況。 ≫瀏覽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