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介紹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大竹中洞穴

大竹中洞穴

位於距離佐和田與主幹農路交叉口東北側,约500公尺處的土地改良區內。1977年(昭和52年)12月18日,琉球大學教授野原朝秀等人發現了宮古麋鹿的化石片,1999年3月又發現了人類的牙齒化石。大竹中洞穴位於呈飯杓型的巨大岩溶漏斗的崖面上,這個橫穴洞和岩溶漏斗的形成,在伊良部島的地質學上具有重要一席。[…] 繼續閱讀 ⇒

【國家指定:無形民俗】宮古的和聲舞(Kuichaa)

宮古的和聲舞是傳承於宮古諸島各地的團體舞蹈。每逢豐年祭或祈雨時,或作為隨時娛樂,每個村落都會生龍活虎地邊跳邊舞。 和聲舞通常在野外由男女圍成一個圈子歌唱舞蹈。全體人員一邊和聲歌唱,一邊圍成圓圈,兩手前後左右揮舞,腳踩大地,歡樂地反復踏著舞步,不時還打著拍子。歌曲有祈禱五穀豐登的歌、祈雨歌、向戀人表達[…] 繼續閱讀 ⇒

【市指定:紀念物名勝】下地島南・西岩礁海岸

下地島南・西岩礁海岸

下地島的南邊和西邊海岸有「連通池」、「那比祖庫」、「那伽比大伊其」、「沃寇伊其」等地方,如實地表現出沖繩岩礁地帶的特徵。這個地區有許多喀斯特地形特有的岩溶漏斗,還可以觀察到碎屑性砂質、礫質石灰岩、石灰藻、珊瑚石灰岩等琉球石灰岩的地層分類,是非常珍貴的區域。 尤其,下地島具有由珊瑚礁隆起而形成,在其他[…] 繼續閱讀 ⇒

【市指定:紀念物名勝】白鳥崎岩礁海岸地域

白鳥崎岩礁海岸地域

位於伊良部島西北,面臨東海,擁有縣內為數不多的弧形岸礁(俗稱:白鳥干瀨),是受到海水侵蝕而形成的岩礁地帶。現在做為西海岸公園地區,並生長著眾多亞熱帶獨有的岩礁性植物。 伊良部島和下地島的地層由距今約200萬年~6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上新世形成的島尻層群上,覆蓋著第四紀更新世的琉球石灰岩構成。第四[…] 繼續閱讀 ⇒

【國家選定:選定保存技術】苧麻線手工織

苧麻糸手績み01

苧麻線手工織是把苧麻(蕁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Buu)的纖維用手工繫在一起,製成絲線的技術。苧麻線是宮古上布等織物的主要原料,從莖的表皮取出纖維後,撕成細條再用手工繫成長線。緯線(橫線)是將撕細的纖維根部和尖端搓起,不打結繫在一起。經線(竪線)則將撕細的2根纖維搓成1條。宮古・八重山諸島地區的許多[…] 繼續閱讀 ⇒

【市指定:紀念物名勝】佐和田海濱珊瑚礁・礁湖面

佐和田の浜珊瑚礁・礁湖面

位於伊良部島和下地島的西北方,弧形的岸礁内(俗稱:伊那屋卡他帕魯)是佐和田海濱的礁湖。 被選上「日本海濱百選」風光明媚的佐和田海濱,還有在「明和大海嘯」時,被打上岸的三百多塊岩石,以及平淺的海面是由亞熱帶的自然、珊瑚礁和黑潮所構成的天然藝術品。 這裡的環礁在縣內也屈指可數,自古做為優良的漁場支撐著島[…] 繼續閱讀 ⇒

【國家指定:天然紀念物(動物)】飯島柳鶯

イイジマムシクイ

飯島柳鶯是一種候鳥,其大小和形狀均與黃鶯相似。翅膀長5.8 ~ 6.5cm,喙1.1cm、尾巴4.5cm、跗蹠1.9cm左右。額頭、頭頂、後腦部分呈灰色帶暗綠色。脖子、胸部和腹部是乳白色,額頭至後腦上,有明顯的黃白色眉斑。棲息在山林和低地的雜樹叢或竹林中,在樹梢附近的枝葉間敏捷地跳來跳去尋找食物,有[…] 繼續閱讀 ⇒

【國家指定:天然紀念物(動物)】岸上蜥蜴

キシノウエトカゲ

岸上蜥蜴是分佈在整個宮古諸島和八重山諸島地區的特有種。體長約40cm,其種類在日本蜥蜴中屬於最大。背脊呈褐色,腹部呈黃白色。成熟的雄蜥蜴頭部既大又寬。繁殖期時,雄蜥蜴的臉頰會出現紅色的婚姻色。幼小時期背脊呈暗紫色,有7條淡白色的條紋,尾巴的尖端呈藍色。不過,幼小時期和其他同科的蜥蜴很相似,在野外不仔[…] 繼續閱讀 ⇒

【伊良部】伊拉烏塔沃伽尼

イラウオタガニ

據說,塔沃伽尼是一個名叫唐金的人,首次將傳唱至當時的古代歌謠,進行整理並流傳給後代子孫。此外,伊拉烏塔沃伽尼和宮古突伽尼在旋律上存在著差異。喜慶酒席上經常會有人唱伊拉烏塔沃伽尼,歌曲的主題包括自然、戀愛、孝親、教育、人情等方面,均屬即興表演。現在比較大眾化的「伊良部突伽尼」是國吉源次於1960年代,[…] 繼續閱讀 ⇒

【國家指定:天然紀念物(動物)】翠翼鳩

キンバト

翠翼鳩是棲息在宮古島、石垣島、西表島、鳩間島和與那國島上的特有亞種。擁有全長25cm,呈金綠色金屬光澤的翅膀,是一種美麗的小型鴿子。頭部為青灰色,額頭到眉斑附近呈白色,胸部至腹部是略帶紫的灰色,腰部有兩條灰線。另外,喙和腳是絢麗的紅色。白天生活在密林裡,日出和日沒時分,則飛翔於林道、草原和農耕地之間[…]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