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良南路線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腰原嶺洞穴(赤茲匹速基阿布)

位於平良字下里大原地區的丘陵地,也叫「赤茲匹速基阿布」或「赤茲希基阿或拉」,是市內最大、規模的洞穴。其特徵為: ①範圍從洞穴北端的塌陷開口到南端開口部,長達85公尺的貫穿型寬廣橫洞。 ②洞穴北端的前方有許多石灰坑,可以見到皮孫木、姑婆芋等環境指標植物。 ③洞床上的堆積物很厚,雖然沒有流水和水窪,但鍾[…]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典籍】本村家「報本」碑

這塊「報本」碑上的碑文是尚泰王時代的三司官向有恒(宜灣親方朝保),贈送給一門同族(向裔氏)的下地頭職向朝祥(本村朝祥・在任1851~76年)的禮物。這塊碑在何處建造和彫刻並不明瞭。 碑身使用直方形的石材,右上方刻有「同治甲子仲冬穀旦、向朝祥敬建、報本、向有恒書」等文字。 「報本」意思是「回報於本」,[…]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平良第一小學的正門和石牆

平良第一小學的石牆建於1932年(昭和7年)左右,至今已經有73年的歷史。現在圍繞著學校用地的石牆南側一部分,因為校區擴大而消失了,包括當時正門在內的3面石牆保存狀態較好。通過這些石牆的間知堆法、布堆法等堆積方法可以瞭解當時高度的石造建築技術水平。二戰中,這個地區也遭到了空襲和艦炮轟擊等戰火的洗禮,[…]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西突伽墓

益茂氏一族的墳墓分東西二座並排成列,俗稱「突伽墓」。 突伽是升斗的意思,突伽墓就像升斗一樣呈正方形,也有種說法是當時僱傭了許多壯丁,每挖出一升石頭需要消耗一升粟子,所以叫突伽墓。其特徵是向下挖掘岩盤,用空壕包圍拱門和周圍一帶。 一般來說,墓地帶屋頂的通用門是用石塊堆起,上部設置一塊岩石做成通道,但像[…]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