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路線
【市指定:史跡】漲水石板道

據説,18世紀初,宮古大力推行治山和土木工程,各村(字)的道路寬度得到拓寬、整修或是新建為2.5間(約4.5公尺)。1696年的大地震後,做為土木工程的一個環節,石板路也拓寬為2.5間,根據推斷是將治山事業中,開採的石頭切割後鋪成道路。 石板道沿著舊藩時代的市政廳所在地「藏元」南側,從漲水御嶽前,一[…]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保良元島遺跡

本遺跡位於東平安名崎的根本附近,是形成於海拔為50~60公尺高的臺地上,14~15世紀左右的村落遺跡。1965年H・梅利夏爾氏和金子Ereka女士調查並發掘出其中一部分,除了宮古產的陶器以外,還出土了宋、元、明代初期的中國製陶瓷破片。根據『元史』『溫州府志』的記載,「婆羅公管下密牙古人」於元代延祐4[…]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大川洞井

該洞井的挖掘年代雖然不明,但根據『雍正舊記』(1727 年)中,記載的「大川掘年數不相知歷代二成及大破候、康熙五拾六丁酉年修補牛馬之用水所」,可見1717年(康熙56年)時,進行過修補工程,18世紀初期大川洞井就已經存在了。 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牛馬是主要的勞動力,所以,在眾多的井泉當中,做為牛馬專[…]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野城泉

順著福北村落的東北海岸,一直往東西方向延伸的琉球石灰岩丘陵(海拔約65公尺)上,有個野城遺跡。位於該遺跡西南處的野城泉,就在石灰岩臺地(海拔50~67公尺)的山腳下,湧泉口的周圍用堆積石砌技術建造,為具有「降井」形態的自然湧泉,現在的水量依然很充足。 據說,野城泉曾經是和野城遺跡有關聯的野城按司集體[…]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漲水御嶽和石垣

漲水御嶽流傳著宮古島的創世神話和人蛇結婚等傳說,是尋求古代宮古人根源的重要御嶽。目黑盛的玄孫・仲宗根豐見親(忠導氏祖)於1500年,做為中山王府的先遣隊討伐八重山的遠彌計赤蜂時發誓,如果在神靈的守護下能夠大獲全勝,就修整神域、供奉神靈。南側的石牆就是他凱旋後,為記念戰勝而建築的,這些歷史在忠導氏本宗[…]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腰原嶺洞穴(赤茲匹速基阿布)

位於平良字下里大原地區的丘陵地,也叫「赤茲匹速基阿布」或「赤茲希基阿或拉」,是市內最大、規模的洞穴。其特徵為: ①範圍從洞穴北端的塌陷開口到南端開口部,長達85公尺的貫穿型寬廣橫洞。 ②洞穴北端的前方有許多石灰坑,可以見到皮孫木、姑婆芋等環境指標植物。 ③洞床上的堆積物很厚,雖然沒有流水和水窪,但鍾[…]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島尻斷層崖與海蝕臺

宮古島四周被美麗的珊瑚礁海包圍著,地形和地質上都是具有特色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島尻斷層崖高5.25公尺,長400公尺以上,第三紀地層曝露在外,斷層線、褶曲線、地下水等都非常發達。1973年夏天,鯨魚(頭部)和鯊魚(牙齒)的化石被發現後,可以觀察或採集到潮間帶的海蝕臺和現在的生物(如和尚蟹等),以及過去[…]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植物)】飛鳥御嶽的植物群落

做為生長在隆起珊瑚礁的植被,是和其他地區的森林階層構造進行比較,以及觀察其遷迻階段時,珍貴的自然教材園。此外,還以做為野鳥的棲息(產卵)地、周圍田地的防風林和聖地,自古受到當地人們的重視。 根據18世紀中期編譔的「宮古島記事仕次」記載,大約在幾個世紀以前,這個地方被稱作西銘間切。統治該地的飛鳥爺在兒[…]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植物)】狩俣的植物群落

生長在狩俣村落後方丘陵的自然林,東側是斷岩絕壁,可以眺望面向大海的大神島。植物群落沿著海岸,細細長長地分布在南北延伸的丘陵上,是擁有宮古群島內最大面積的自然林。林內有磯津、大城御嶽和幾處參拜所,也因為有這種關係,植物群落全區做為村落的神聖場所而受到重點保護。 這裡有許多種植物生長在一起,根據地形和地[…]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