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路線
【市指定:典籍】本村家「報本」碑
這塊「報本」碑上的碑文是尚泰王時代的三司官向有恒(宜灣親方朝保),贈送給一門同族(向裔氏)的下地頭職向朝祥(本村朝祥・在任1851~76年)的禮物。這塊碑在何處建造和彫刻並不明瞭。 碑身使用直方形的石材,右上方刻有「同治甲子仲冬穀旦、向朝祥敬建、報本、向有恒書」等文字。 「報本」意思是「回報於本」,[…]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平良第一小學的正門和石牆
平良第一小學的石牆建於1932年(昭和7年)左右,至今已經有73年的歷史。現在圍繞著學校用地的石牆南側一部分,因為校區擴大而消失了,包括當時正門在內的3面石牆保存狀態較好。通過這些石牆的間知堆法、布堆法等堆積方法可以瞭解當時高度的石造建築技術水平。二戰中,這個地區也遭到了空襲和艦炮轟擊等戰火的洗禮,[…]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西突伽墓
益茂氏一族的墳墓分東西二座並排成列,俗稱「突伽墓」。 突伽是升斗的意思,突伽墓就像升斗一樣呈正方形,也有種說法是當時僱傭了許多壯丁,每挖出一升石頭需要消耗一升粟子,所以叫突伽墓。其特徵是向下挖掘岩盤,用空壕包圍拱門和周圍一帶。 一般來說,墓地帶屋頂的通用門是用石塊堆起,上部設置一塊岩石做成通道,但像[…] 繼續閱讀 ⇒
【市指定:有形民俗】山川烏普卡泉
位於山川村落往北500公尺左右的湧泉。『雍正舊記』(1727 年)記載道:「山川但洞川。堀年數不相知」,自從間切時代開始為人所知的湧泉。直到自來水的全面普及(1965年)為止,烏普卡泉做為附近居民的飲用水源,擔任了重要的角色。烏普卡泉水流到下面的海濱,形成了肥沃的土地,俗稱長間田的水田,並以琉球王府[…] 繼續閱讀 ⇒
【縣指定:選擇無形民俗】池間島的宮古節
從每年舊曆8月~9月的甲午日算起3天內,在4處穆突(真謝、上桝、前屋、前里)進行的池間島最大的祭祀活動。 各個穆突的祭祀儀式由虛歲在55歲以上的男性組成的穆突奴亞們為中心的分階段年齡組織進行運營。期間內,各個穆突的穆突奴亞們於清早4、5點鐘左右集合到穆突,相互斟酒乾杯,共度一段時間。 第2天清早,全[…]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天然記念物(植物)】國仲御嶽的植物群落
位於國仲村落以東200m,毗鄰伊良部中學的東測。從正面的鳥居為起點,有一條寬約1.5m,長約90m的參道,盡頭是一個四方用石墻圍起來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祠堂:石塊堆積起的墻壁和混凝土石板的屋頂,祠堂左右有獅子像。廣場四周生長着25~45cm高的福木、海岸衛矛、琉球黑檀、天竺桂、毛藥核果木等大樹。另外[…]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天然紀念物(植物)】東平安名岬的隆起珊瑚礁海岸風衝植物群落
位於宮古島東端,面向太平洋突出的東平安名岬上,生長著完全適應環境的特殊植被和局限性分布的植物,在學術上是非常稀少的海角。由長達2km左右、寬約250m、高約20m的琉球石灰岩構成臺地形狀。由於曝露在海風等嚴峻環境之下,風衝地特有的植被生長得比較茂盛。尤其是天皇梅占優勢的群落徧佈面積之廣是其他地方無法[…]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史跡】長間家巨石墓
位於來間村落以南約800m處的長間家族的巨石墓,舊時稱之為來間大殿巨石墓,近代又叫作GUNSO巨石墓,一直沿用到大正時代。墳墓外表是一個東西約9m,南北約6.5m的長方形,高度為2.5m。上面由一塊3.5m×3m的大型石板蓋住。石柱上有槽溝痕跡,所以,認為上部曾架有木結構的建築物。墓的內部發現了,1[…]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史跡】下地町的池田矼(石橋)
石橋位於崎田川河口附近,與國道390號線平行。據說這座石橋在琉球王國時代,與從平良經過久貝・松原、川滿通往洲鐮、上地、與那霸的主要道路的一部分下地矼道一起架設的。『雍正舊記』(1727年)中記錄著「池田矼、南北長20間、橫3間、高9尺5寸,在村北瀉陸原」。後來,不知何故遭到破壞的石橋於1817(嘉慶[…]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