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路線
【縣指定:史跡】野原嶽之靈石

靈石現在位於野原嶽的南側半山腰上,然而最初則被放在山頂附近的西北側斜面上。靈石由琉球石灰岩製成,外形為直徑110cm,高度135cm的圓柱形。傳說大約600年前,統治野原嶽一帶的大嶽按司以守護神的身份製做了這塊靈石,並立於野原嶽的山頂附近。當地稱這塊靈石為TAMAZARA御嶽,如今依然是信仰的對象。[…]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史跡】高腰城跡

高腰城跡坐落在宮古島的東海岸,比嘉村落北面的丘陵(高113m)頂部。城跡的規模為東西約70m,南北約40m,用天然的石塊堆積而成的城壁基石留存至今。 『雍正舊記』(1727年)和『宮古島記事仕次』(1748年)等宮古舊記類中,明確記載著該城城主名叫高腰按司以及城的規模等事項。根據發掘調查,現已確認了[…]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史跡】德國皇帝博愛紀念碑

屹立在漲水港附近市區的紀念碑是由德國皇帝威廉Ⅰ世於1876年(明治9年)3月20日命人建立,22日進行了揭幕式。1873年(明治6年)7月德國的商船羅伯特森號在宮古島的南邊海岸・宮國海上觸礁後,獲得了宮古人的救援,被救起的8名船員在1個多月的療養後,拿回自己的船隻回國了。 威廉Ⅰ世得知宮古人的救援活[…]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達基夫井

達基夫井位於字伊良部島的亞蘇如基旁邊,井的周圍面積為39平方公尺,外表就像壓扁的梯形,四個邊的長度分別為:6.2公尺、3.3公尺、5公尺和3.3公尺。以前,這一帶簇生著達基夫(暖竹),因為這口井就在達基夫裡面,所以,取名叫達基夫井。 該井呈圓形,從地面掘透而成,石砌壁面,直徑為2.3公尺,深度為2.[…]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神里井

神里井的神里意味著眾神聚集的地方,這口井做為眾神聚集一堂談論協議的地方,受到民眾的深厚信仰。 1430年左右,這一帶曾是茅草叢生的窪地。一頭牛曾在這裡用前腳挖土,正好有人看到覺得奇怪,結果,挖出一看發現了一口洞泉。這件事據說就成了井的由來。從那以後,神里井做為村裡唯一的水井,對於村民的形成發展給予了[…]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國仲井(夫那哈伽)

這口井背後的自然植被林裡,有個伊良部納卡突茲御嶽。 據說,以前這一帶有個夫納帕村,北方有個烏坡扎突村,東方有個烏坡多屋村。 這口井(洞泉)於1430年前後被發現,位於前文所述的三個村子建成時的中心位置。後來,在1735年,有移居者從外面來到這裡,是個讓人回想起往日村落遺跡的重要史跡。 這口井的守護神[…]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阿拉井

阿拉井位於字佐和田的西側,是佐和田最古老的水井。該井是在一塊縱長8公尺,橫長6公尺左右的用地上,挖出的一個直徑為1.8公尺,深4~4.5公尺的圓形井。以前,這一帶生長著大面積的雜樹林,鴿子在樹林裡飛進飛出,結果就發現了這口井,所以,又叫作「鴿子發現的水井」。據推測,這口水井被發現後,位於原友庫伊周圍[…]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佐和田友庫伊

佐和田友庫伊位於距離佐和田巴士路線以西200公尺,距離佐和田的村落街道以北200公尺左右處,供奉的神叫大世之主。傳說大世之主於1457年,從沖永良部島渡海來到伊良部島。佐和田友庫伊原本位於白鳥崎,移動到現在的位置大概是在1644年(順治元年)的烽火之制以後。西村(現在的字佐和田)的起源來自黑濱御嶽,[…]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乘瀨御嶽

位於伊良部島東南端,渡口之濱的入口處左側,供奉著遠見村首長大金主之女「玉美佳」的神位。 乘瀨御嶽的祭祀中,有個叫「坎屋李」的祭祀活動,活動內容證明了伊良部與琉球貿易時代有一定的關聯。此外,「玉美佳」嫁給神仙之日,正好是父親大金主學到祈雨祭後,從八重山回來的當晚,由此可以推算出,這個御嶽形成於16世紀[…]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