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跡和建築物
【市指定:典籍】本村家「報本」碑
這塊「報本」碑上的碑文是尚泰王時代的三司官向有恒(宜灣親方朝保),贈送給一門同族(向裔氏)的下地頭職向朝祥(本村朝祥・在任1851~76年)的禮物。這塊碑在何處建造和彫刻並不明瞭。 碑身使用直方形的石材,右上方刻有「同治甲子仲冬穀旦、向朝祥敬建、報本、向有恒書」等文字。 「報本」意思是「回報於本」,[…]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平良第一小學的正門和石牆
平良第一小學的石牆建於1932年(昭和7年)左右,至今已經有73年的歷史。現在圍繞著學校用地的石牆南側一部分,因為校區擴大而消失了,包括當時正門在內的3面石牆保存狀態較好。通過這些石牆的間知堆法、布堆法等堆積方法可以瞭解當時高度的石造建築技術水平。二戰中,這個地區也遭到了空襲和艦炮轟擊等戰火的洗禮,[…]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西突伽墓
益茂氏一族的墳墓分東西二座並排成列,俗稱「突伽墓」。 突伽是升斗的意思,突伽墓就像升斗一樣呈正方形,也有種說法是當時僱傭了許多壯丁,每挖出一升石頭需要消耗一升粟子,所以叫突伽墓。其特徵是向下挖掘岩盤,用空壕包圍拱門和周圍一帶。 一般來說,墓地帶屋頂的通用門是用石塊堆起,上部設置一塊岩石做成通道,但像[…]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建築物】瑞福隧道
戰前,比嘉下之島、池原底、福地原、加治道一帶,都是沼澤地帶,每逢大雨就會變成巨大的水窪。尤其是池原一帶就像湖一般2、3個月都積滿著水,給農作物帶來巨大的危害。由於海岸地帶的地勢較高,所以,使用排水路排水被認為幾乎不可能。 當時的城邊村村長瑞慶覽朝牛,招募400多位土地所有者,組成比嘉長間耕地整理工會[…]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奴多古比阿布洞穴
奴多古比阿布洞穴位於距離卡納麻拉阿布洞穴西南方向1.5公里處的森林中。深度約22公尺,有2處洞口。大的洞口寬3公尺,長25公尺,可以從東北邊沿著階梯下去;另一個洞口被天然形成的橋分隔開,是一個寬3公尺,長7公尺的大型水井狀縱穴。 從階梯下到洞穴底部,可以看到一個寬廣的空間,右邊有很多冰柱石,地面上礫[…]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史跡】長間家巨石墓
位於來間村落以南約800m處的長間家族的巨石墓,舊時稱之為來間大殿巨石墓,近代又叫作GUNSO巨石墓,一直沿用到大正時代。墳墓外表是一個東西約9m,南北約6.5m的長方形,高度為2.5m。上面由一塊3.5m×3m的大型石板蓋住。石柱上有槽溝痕跡,所以,認為上部曾架有木結構的建築物。墓的內部發現了,1[…]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塔烏瓦音米阿布洞穴
塔烏瓦音米阿布洞穴位於距離比屋地御嶽(庫恩麻烏卡)通向舊町道105號線(一周道路)的道路,及通向瞭望臺的三岔路口以南50公尺,道路邊上約30公尺處。 該洞穴深65公尺,底部是個池子,可以看到裡面有魚。 魚的眼睛已經退化呈白色,據估算從數十萬年至一百數十萬年前被關在這裡,日本國內只棲息在伊良部島的珍貴[…]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烏斯巴里阿布洞穴
烏斯巴里阿布洞穴位於伊良部島南邊的長山農路78號線中部以北300公尺處,卡納麻拉阿布洞穴的斜對面(東北邊)。深度大約為35公尺,洞口寬2公尺,長4公尺,筆直下去14公尺處為第一個著陸點,是一個南北長25公尺,寬10~15公尺的洞穴。從第一個著陸點往北延伸著一個長12公尺的橫穴,第一個著陸點的西邊牆壁[…] 繼續閱讀 ⇒
【縣指定:史跡】下地町的池田矼(石橋)
石橋位於崎田川河口附近,與國道390號線平行。據說這座石橋在琉球王國時代,與從平良經過久貝・松原、川滿通往洲鐮、上地、與那霸的主要道路的一部分下地矼道一起架設的。『雍正舊記』(1727年)中記錄著「池田矼、南北長20間、橫3間、高9尺5寸,在村北瀉陸原」。後來,不知何故遭到破壞的石橋於1817(嘉慶[…]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