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介紹
【市指定:史跡】保良元島遺跡
本遺跡位於東平安名崎的根本附近,是形成於海拔為50~60公尺高的臺地上,14~15世紀左右的村落遺跡。1965年H・梅利夏爾氏和金子Ereka女士調查並發掘出其中一部分,除了宮古產的陶器以外,還出土了宋、元、明代初期的中國製陶瓷破片。根據『元史』『溫州府志』的記載,「婆羅公管下密牙古人」於元代延祐4[…]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鏡原馬場遺跡
距離鏡原小學的東南方大約1公里,位於舊城邊街道的北側。據說,該馬場與折磨了宮古及八重山島民的物品稅「人頭稅」的廢除有著深刻的因緣。 1887年(明治20年)左右起,宮古農民之間掀起了農民運動,要求「改革島政・廢止人頭稅」。取消人頭稅的運動,雖然受到了統治階層和官僚權勢的嚴厲鎮壓,但是,宮古30多個村[…]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大川洞井
該洞井的挖掘年代雖然不明,但根據『雍正舊記』(1727 年)中,記載的「大川掘年數不相知歷代二成及大破候、康熙五拾六丁酉年修補牛馬之用水所」,可見1717年(康熙56年)時,進行過修補工程,18世紀初期大川洞井就已經存在了。 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牛馬是主要的勞動力,所以,在眾多的井泉當中,做為牛馬專[…]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野城泉
順著福北村落的東北海岸,一直往東西方向延伸的琉球石灰岩丘陵(海拔約65公尺)上,有個野城遺跡。位於該遺跡西南處的野城泉,就在石灰岩臺地(海拔50~67公尺)的山腳下,湧泉口的周圍用堆積石砌技術建造,為具有「降井」形態的自然湧泉,現在的水量依然很充足。 據說,野城泉曾經是和野城遺跡有關聯的野城按司集體[…]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盛加洞井
在自來水還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用水主要來自雨水和散布於各地的洞井。村落也以洞井為中心形成並得以發展。宮古的歷史與洞井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盛加洞井內有規模不大的貝塚層,從周圍一帶的地表採集的許多青瓷片和陶器片,證明了這裡是一個巨大的村落遺跡。 鄉土史學家稻村賢敷氏認為14世紀後半期,勢力如日中天的[…]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史跡】漲水御嶽和石垣
漲水御嶽流傳著宮古島的創世神話和人蛇結婚等傳說,是尋求古代宮古人根源的重要御嶽。目黑盛的玄孫・仲宗根豐見親(忠導氏祖)於1500年,做為中山王府的先遣隊討伐八重山的遠彌計赤蜂時發誓,如果在神靈的守護下能夠大獲全勝,就修整神域、供奉神靈。南側的石牆就是他凱旋後,為記念戰勝而建築的,這些歷史在忠導氏本宗[…]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腰原嶺洞穴(赤茲匹速基阿布)
位於平良字下里大原地區的丘陵地,也叫「赤茲匹速基阿布」或「赤茲希基阿或拉」,是市內最大、規模的洞穴。其特徵為: ①範圍從洞穴北端的塌陷開口到南端開口部,長達85公尺的貫穿型寬廣橫洞。 ②洞穴北端的前方有許多石灰坑,可以見到皮孫木、姑婆芋等環境指標植物。 ③洞床上的堆積物很厚,雖然沒有流水和水窪,但鍾[…]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島尻鯨化石
1973年8月25日開始的沖繩第四紀調查團對於宮古島的調查中,同月28日於島尻海蝕臺的波浪拍打處發現該化石,並於隔天29日两天內,由中學教師和調查團挖掘出後委託保管。化石大約是2分之1大小的頭蓋骨,做為海洋性脊椎動物的鯨魚化石,其保存狀態良好,並具有以下之特徵。 1・後頭部的三角形頭蓋部分,幾乎保持[…] 繼續閱讀 ⇒
【市指定:天然紀念物(地質)】島尻斷層崖與海蝕臺
宮古島四周被美麗的珊瑚礁海包圍著,地形和地質上都是具有特色的自然環境。尤其是島尻斷層崖高5.25公尺,長400公尺以上,第三紀地層曝露在外,斷層線、褶曲線、地下水等都非常發達。1973年夏天,鯨魚(頭部)和鯊魚(牙齒)的化石被發現後,可以觀察或採集到潮間帶的海蝕臺和現在的生物(如和尚蟹等),以及過去[…] 繼續閱讀 ⇒